作品相關 (1)
關燈
小
中
大
=================
書名:殘照當樓
作者:鐘聲慢
文案一:
楊熙父母雙亡,帶著唯一的弟弟,成了成國公府裏,寄人籬下的表姑娘。
為了自己,也為了弟弟的前程,楊熙決定,嫁給京城裏最有名的紈絝,謝晉安。
楊熙費盡心機,不惜一切代價,離成功只差一步之遙,卻偏偏遇到一個處處與她作對的趙穆,以致她功虧一簣。
趙穆生平最恨功於心計,表裏不一的女子,卻偏偏遇到一個心比天高的楊熙。
楊熙:我與你無冤無仇,為何阻止我嫁給謝侯爺?
趙穆:因為你......成功的引起了我的註意。
文案二:
眼看就要及?了,還沒說著人家......
楊熙:嗯,這個不錯,家世好,長得也好,那個也行,人好對她也好......哎呀,好難選啊。
趙穆:皇三代,親王爵位,內城王府一座,鋪面莊子若幹,了解一下。
心機表姑娘X正↑直↑衛道士
內容標簽:
搜索關鍵字:主角:楊熙;趙穆 ┃ 配角:沈瑩;謝晉安;張氏;沈蔚;張珂;張瓊;裴謹言;徐媗;蔣雨霏;素月;好多好多 ┃ 其它:路人甲乙丙丁
==================
☆、第 1 章
清晨,成國公府後院,玉蘭軒。
大丫鬟素月推開窗,接連幾天的春雨,總算是停了,院子裏的花花草草抽了新芽,嫩嫩的綠色,甚是喜人,玉蘭軒裏最多的玉蘭花,也打了花苞,滿樹都是潔白的骨朵兒。
想著姑娘昨晚睡得晚,素月便不急著去叫。近來姑娘煩心太多,精神不佳,不如多睡一會兒。
“素月,表姑娘可起來了?”
另一個大丫鬟綠蠟從院門外進來,脆生生的聲音,驚起了了樹上的鳥兒。
“噓......姑娘昨兒睡得晚,別驚著了。”素月皺眉道,這個綠蠟,總是這樣,明明都十六了,還跟個小孩子一樣,冒冒失失的。
綠蠟是府裏的家生子,性子活潑跳脫,因是初來時,先老太太給的,姑娘也不拘著她,便養成了這一副心直口快,萬事不慮的脾性。
“那可不好,太太可說了,今兒要請安的。”
素月小聲道:“姑娘病才將好,今兒多睡了一會兒,也不礙什麽,想來太太也不會說什麽。”
雖則是這樣說,但素月心裏也有些拿不準。
近來多雨,路上濕滑,玉蘭軒和水仙閣在後面園子裏,離前頭正院頗遠,又兼府裏的兩個姑娘都病了,國公夫人便在半月前免了每日的晨昏定省。
還是姑娘自己過意不去,昨兒探望瑩姑娘時,正巧兒夫人也在,問了何時請安,夫人才說:“若是無事,明日便來陪我說說話。”
這才有了今日的請安。
可姑娘卻......哎,總歸是太太說了的,也不好不去,若是誤了時辰,即便太太不會說什麽,可府裏的下人們也有說嘴的。
姑娘一個外姓,怎麽好落人口實,哪怕是為了名聲呢。
想到府裏有些下人的做派......罷了,還是把姑娘叫起來吧。
素月走近內室,剛想叫人,就聽見素色的簾子內,傳來自家姑娘不甚清晰的聲音:“可是素月?什麽時辰了?”
“姑娘,是奴婢,再過一刻,便是辰時了。”看姑娘醒了,素月忙上前,支起簾子。
一只素白纖細的手,緩緩伸出來。
楊熙昨日心裏想著事,所以睡得晚,今早起來,覺得頭重腳輕,難受得緊。
她慢慢扶著床柱坐起來,見素月立著,一臉擔憂的看向自己,便問:“可是有什麽不妥?”
素月答道:“姑娘,您的起色不大好,要不.....今兒就不去了。”
姑娘原本就體弱,守了幾年的孝,越發的瘦了,十四歲的姑娘了,身量還比不得小兩歲的大姑娘。
前兒就是貪涼吹了會兒風,就病得起不來身,吃了幾日的藥才好。
也是昨夜睡得晚,今早起來可不就現出來了麽,蒼白的小臉兒,沒什麽血色,看著不康健,素月憂心忡忡地想,這樣下去也是個辦法,得想個法子,好好給姑娘補補。
“不好,你扶我起來洗漱,”楊熙堅持要去,素月知她脾性,說了就斷不會收回去,無法,只得由著她。
找出一身半新的月白色衣裙給楊熙穿上,雖已出孝,卻不好太過艷麗。
素月吩咐幾個小丫頭打水來,一面伺候楊熙梳洗,一面問:“姑娘早膳還是回來再吃?”
“許是在太太那兒吃,也不一定,你給我留些糕點。”
“是,”素月點頭,拿起木梳,給楊熙梳頭發。
楊熙頭發有些細,發梢有些黃,不太好梳,不像別的大家閨秀,都有一頭烏黑油亮的秀發,她家姑娘長得好,卻虧在這上頭了。
一連守了五六年的孝,吃的還不如府裏有些臉面的下人,能長得好就奇了。
幸好楊熙的頭發洗得勤,近來用多了頭油,這才好了些。
素月又把梳子拿水沾濕了,才梳開來。
挽了個百合髻,擦了些雪膚膏,帶上一根白玉簪子,見臉色實在不好,楊熙叫素月拿來胭脂,用帕子稍稍沾了些,輕輕拍在臉上,看上去總算好了些,起碼不白的嚇人了。
楊熙暗道,幸好幸好,出了孝這些都能用了,否則頂著這副樣子去,太太恐怕會以為她故意做出受了委屈的樣子給人看呢。
她叫來綠蠟:“你去水仙閣看看,大姑娘可起了,若是起了,便來回我,我去找她,與她一同去正院。”
大姑娘便是國公爺與太太的嫡女,也是唯一的女兒,如今十二歲了,是整個府裏最受寵的,連兩個少爺都比不了。
綠蠟最愛這種輕省的活兒,又能去大姑娘跟前露臉,如何不願,喜得眉開眼笑。
“是,奴婢這就去。”
說完,便匆匆跑出去了。
屋裏端水的紫玉咯咯笑道:“伺候姑娘時,綠蠟姐姐一點兒不搶著,去別的院裏,倒跑的比誰都快。”
紫玉是外院大管事的小女兒,現在才十一歲,年齡太小,還當不得大丫鬟,再者玉蘭軒裏也沒有大丫鬟的缺了,便只能做個三等丫鬟,幹些輕省的活兒,等著哪裏有好的缺了,便調過去。
府裏的姑娘原本身邊是二等丫鬟的,但是玉蘭軒的綠蠟和素月,一個在老太太那兒就是二等,一個是跟著楊熙來京城的情分,太太便當初索性提了一等,如此一來,楊熙這裏的缺就滿了,是以,玉蘭軒裏沒有二等丫鬟。
同時提上來的,還有水仙閣的紅玉,這丫頭原也是老太太身邊。
紫玉素來看不慣綠蠟的做派,時不時就會出言譏諷,刺一刺綠蠟,偏她老子得力,在府裏也是有頭有臉的,綠蠟還真不能把她怎樣,頂多也就是瞪她兩眼。
她有底氣敢這樣指責比她高兩級的綠蠟,同為大丫鬟的素月可沒有:“小點兒聲,仔細你綠蠟姐姐聽見了。”
紫玉吐了吐舌頭,不以為意,但到底對素月沒什麽不滿,就端起水出去了。
看她好歹住了口,素月總算松了口氣,屋裏三五不時就要來這麽一場,便是丫頭們礙於兩人的身份,都不敢說什麽,她還能勸兩句,不是她多好心,只是若任她們鬥嘴不管,沒得擾了姑娘心情。
其實她自己心裏對綠蠟未嘗不是沒有想法,綠蠟心高氣傲,不將姑娘放在眼裏,若不是老太太命她伺候姑娘,她如何會來玉蘭軒,怕不是一心想著水仙閣,便是往更好的地兒去了。
想歸想,她一個外面來的,怎麽敢管老太太給的大丫鬟。
楊熙與她主仆多年,如何不知她心思,拍拍她的手安慰道:“無妨,咱們好好兒的就行。”
玉蘭軒大大小小十幾個丫鬟婆子,也只有素月是一心一意的為她,其他的,不過是礙於府裏的命令,才來伺候她一介孤女罷了,她又何必太計較呢。
楊熙知沈瑩素來起得晚,便拿出書來看,正好也能醒醒神,她實在有些頭暈。
自老太太去後,太太說疼惜姑娘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,起得太早了,身子骨長不結實,請安的時辰便改成了辰時三刻。
大約一刻鐘後,綠蠟回來了。
“大姑娘起了,讓表姑娘過去呢。”
“嗯,”她點點頭,喚來素月,“你留在院子裏,讓綠蠟跟著我。”
素月心知這話是說給綠蠟的,跟著姑娘出去,多露臉的事,又是去大姑娘和太太那裏,玉蘭軒沒哪個丫鬟不想的。
但在玉蘭軒裏,最常被楊熙帶出去,卻是綠蠟。以前是給老太太做臉,現在,則是給太太看的。
她看了一眼綠蠟,果然見她一臉喜色,還隱隱有些得意。
素月低頭 ,不做聲色。
楊熙帶著綠蠟,走去水仙閣。
水仙閣離玉蘭軒不遠,也就是在去正院的路上,走幾步也就到了,以往請安時,楊熙也都要去等沈瑩一起。
府裏只有她們兩個姑娘,平日裏一起玩耍,一起跟著女先生上上課,沈瑩活潑單純,楊熙又有心交好,表姐妹倆的感情,著實不壞。
初春的早晨,剛下完雨,入眼的是一片新綠,各處的花草樹木,欣欣向榮。
楊熙不由得心情也好了些,至於昨夜想得事......世上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,只要她肯花心思,不信老天不給她分毫機會。
想通之後,楊熙倒覺得頭暈的感覺好了一些,遂收斂思緒,往水仙閣裏去。
水仙閣裏,比安靜的玉蘭軒熱鬧的不是一星半點兒。
楊熙還沒進門兒,就聽見沈瑩的聲音:
“紅玉,我簪子呢,快著點兒,表姐馬上就來了!”
楊熙笑著走進去,這個嫣嫣,看來病是真好利索了,聲音都恢覆了往日的活潑。
“哎,找到了,”大丫鬟紅玉手腳利索的把簪子簪到沈瑩的頭發上,見楊熙已經進來了,笑道:“表姑娘來啦,您快瞧瞧,咱們姑娘,今兒也不知發的哪門子瘋,非要帶這喜鵲登梅的簪子,這都多少年前的了。”
這紅玉便是當初跟綠蠟一起在老太太那兒當差的,後來給了沈瑩,她還是楊熙屋裏紫玉的姐姐,因著紫玉的關系,她對玉蘭軒也算有幾分情誼。
楊熙看著沈瑩,笑而不語,這喜鵲登梅簪是老太太給的,楊熙也有一支。
沈瑩見表姐不說話,以為她笑自己呢,便笑罵紅玉:“喲,都敢編排你主子了,信不信我稟了太太,將你賣到山裏去。”
自她過年時聽幾個嬤嬤說京城裏哪家的姑娘被拍花子的偷走了,估摸著是賣到山裏去了之後,每回有丫頭不聽話,便用“賣去山裏”嚇她們。
“那感情好,奴婢巴不得姑娘給個恩典呢,讓奴婢也好去山裏輕省幾日。”紅玉跟她主子鬧慣了,並不當真。
這一屋子的小姑娘,哪個真見過山裏是什麽模樣,只以為山裏都是京郊小湯山那樣的呢。
國公府在小湯山有溫泉莊子,老太太去世以前,太太每年都帶幾個孩子去耍,這些丫頭們也跟著去過。
見威脅不奏效,沈瑩不依,抱著楊熙的手撒嬌道:“表姐你看,這丫頭如今爬到我頭上來了。”
楊熙笑她:“你自個兒的丫頭,怪誰?”
“表小姐明鑒,”紅玉福身,笑著退了出去。
“這丫頭,哼,鈴蘭,今兒你跟著我,咱們不要她了,”沈瑩叫另一個大丫鬟鈴蘭。
鈴蘭也笑道:“姑娘別啊,我可是紅玉姐姐一邊兒的,要不,您把我們都賣去山裏罷。”
“好啊,你們都敢拉幫結派了,看來我這個姑娘,遲早也是被你們磋磨的命了,”沈瑩唉聲嘆氣。
屋裏眾丫頭知她故意如此,都笑得不行,水仙閣裏,歡聲笑語就沒停過。
直到沈瑩的奶嬤嬤王氏來了,她最恨丫鬟們與姑娘調笑,眾丫鬟不敢再肆意,紛紛幹正事兒去了。
王嬤嬤早聽到屋裏的動靜,知曉是丫頭們在跟姑娘貧嘴,挨個兒瞪了一眼,對沈瑩道:“姑娘也別太慈和了,縱得她們無法無天。”
沈瑩擺擺手:“嬤嬤想多了,我就是跟她們鬧著玩兒的。”
然後拉過楊熙:“走,表姐,咱們請安去。”不再理王嬤嬤。
王嬤嬤這才看見楊熙,微一福身:“老奴眼拙,沒看見表姑娘也在,請表姑娘贖罪。”
她雖說著請罪,臉上卻無請罪的樣子,連頭都不曾低下。
這王嬤嬤原是太太娘家的家生子,後來做了太太的貼身丫頭,太太出嫁時,便闔家做了配房來沈府,後來太太生了三個孩子,前兩個少爺是請的奶娘,唯有沈瑩,是她奶大的,對沈瑩,她看得比太太都緊,生怕屋裏的丫頭們怠慢了她。
即是外面來的,又是隔了老遠的表姐楊熙的她都盯得死死的,唯恐這鄉野的表姑娘不知禮儀,欺負了自家姑娘。
楊熙習慣了王嬤嬤的做派,倒是不在意她的態度,側過身,未受她的禮:“嬤嬤嚴重了,不值什麽。”
又對沈瑩道:“走吧,免得太太起來了,還不見咱們呢。”
說完便先一步帶著綠蠟,走了出去。
其實不但是王嬤嬤,府裏那些稍有些臉面的下人,那個不在背後說她幾句。
什麽鄉下來的破落戶,什麽貪慕國公府的權勢,剛來時有老太太鎮著,說的人倒不多,也不敢叫她聽見,但是後來嘛......聽了幾年,她早不在意了。
沈瑩知道奶娘的德行,也勸過幾回,無奈她就是認定了楊熙不好,只能盡量讓她少撞見楊熙。
昨日表姐來看她,約好了今日一起去請安,她便早早的打發了丫頭,叫奶娘今日好生歇著,不用來水仙閣。誰知她竟還是來了。
哎,沈瑩無奈,也虧得表姐大度,不愛計較,不然她還真不好做人了。
“嬤嬤何必,表姐什麽樣兒的人,我如何能不知?”她說完,也不管王嬤嬤,叫上鈴蘭,匆匆跟了上去。有王嬤嬤在,紅玉便不肯出來。
王嬤嬤還在後頭嘀咕:“姑娘你年紀小,不懂得知人知面不知心......”聽她說的越發沒體統,沈瑩走得越發快了。
☆、第 2 章
表姐妹兩人來到德馨院,外頭傳話的丫頭見姑娘們來了,行了禮一疊聲兒的進去稟報:“太太,大姑娘和表姑娘來了。”
成國公夫人,沈家的當家太太張氏,此時已洗漱完畢,正坐在炕上等著她們了,一屋子的丫鬟嬤嬤立在邊兒上伺候著。
沈瑩到自家親娘這裏,自不需拘束,快步進了內室,挨到張氏身邊坐著。
“母親,我餓了,快上早膳吧。”
楊熙也上前行禮,張氏點點頭,然後退到一邊,讓她們母女二人說話。
張氏點點女兒額頭,嗔道:“也不問母親睡得好不好,可用過膳了,一來就會要吃的。”
沈瑩膩到她懷裏,順著張氏剛才的話撒嬌:“母親昨夜睡得可好?胃口可好?若是都好,快讓女兒也好好用膳嘛。”
“整天就想著吃,你一個姑娘家,當心胖了被人嫌,”張氏捏著沈瑩有些嬰兒肥的臉,嫌棄道。
“我才不胖呢,”她辯解,“我這是珠圓玉潤,表姐,你說是不是?”
楊熙抿嘴一笑:“是是是,咱們嫣嫣一點兒都不胖,嫣嫣是全京城最好看的姑娘。”
“母親你看~表姐取笑我~~~”知道楊熙故意這樣說,沈瑩紅著臉不依。
沈瑩小字嫣嫣,幼時老太太常逗她,說她是全京城最好看的姑娘,小沈瑩信以為真,便也跟著老太太說,直到長大了,才知道這話有多羞人,再不許人提起的。
“你呀,什麽時候能懂事,若是有你表姐半分穩重,我呀,就不愁了。”張氏看著天真懵懂的小女兒。
張氏敢說,楊熙也不敢應:“嫣嫣還小,正是天真可愛的時候,太太不必心急,過幾年大了,自然就懂事了。”
楊熙想,若不是沒法天真,又有願意懂事呢?
何況張氏有多寵沈瑩,楊熙早就見識過了,這時候萬不能順著張氏的話說。
“熙兒說的是,”楊熙的話讓張氏很滿意,她也就是隨口一說,並不真的認為女兒哪裏不好。
穩重有穩重的好處,可還是那句話,若不是沒人疼著寵著,誰不願意天真一輩子呢。
想著女兒還沒吃早膳,張氏叫來丫鬟:“半夏,問問小廚房,早膳可好了,快去傳上來,別把咱們大姑娘餓著了。”
德馨院有小廚房,平日裏不論是要早膳,還是要點心茶水都便宜,且都是新鮮又熱乎的,無需去大廚房裏慢慢端來,這天兒還涼著呢,指不定飯菜在路上就涼了。
半夏應了退下,屋裏子便剩下張氏和沈瑩,楊熙,還有別的幾個丫鬟。
張氏身邊有四個大丫鬟,分別是半夏,靈芝,杏仁,連翹,主要伺候張氏起居和房裏事務。底下還有四個二等丫鬟,跟著一等的四個做事,是預備著一等年齡大了,將來放出去,好替換用的。還有八個三等丫鬟,還有若幹粗使丫鬟,在此不一一贅述。
另有四個嬤嬤,其中王嬤嬤給了沈瑩作奶嬤嬤,還有李嬤嬤,白嬤嬤,周嬤嬤,管著內院的大小事務。
此外,還有內外的管事仆婦,因著張氏是管家太太,掌著府裏的大小事務,每日裏來回事的人太多,楊熙也只記得要緊的幾個。
用罷早飯,張氏讓沈瑩和楊熙各自回去,回事的仆婦來了,正院人多事忙,別沖撞了兩個姑娘。
沈瑩卻不肯走,還有一事未說呢:“母親,近日是不是要去大安寺為祖母作法會?”
二月出的孝,如今都三月了,卻還沒去寺裏給老太太作法會。
“嗯,等你父親休沐便去,”張氏翻著賬本,不甚在意道。
老太太孝期剛滿,國公爺便起覆了,平日裏公務繁忙,又要上朝又要去衙門,不得空閑,老太太的三周年忌日法會,便只能等休沐日。
“母親,我能去嗎?”沈瑩伸出蔥白似的手指,指著自己的鼻子。
張氏合上賬本,叫回事的仆婦先下去,轉頭對沈瑩道:“去問你父親,若是他答應了,你就去。”
“謝母親,”打從守孝起,就再沒出過府,沈瑩早憋得不行,此時得了母親應允,如何不高興。
至於父親,他最疼女兒了,有不答應的時候嗎?
看她高興地樣子,張氏摸摸女兒紅潤的小臉兒:“行了,收斂著點兒,一年趕一年的大了,一點小事就值得你高興成這樣。”
又看向楊熙:“熙兒也去,把你抄的佛經燒給老太太,也不枉她老人家疼你一場。”
老太太生前信佛,在榮暉院裏供著小佛堂,楊熙剛來那年就跟著一道兒禮佛。
年前抄了不少佛經,原本拿不準能不能去的,現在太太應了,也算是圓了楊熙的心願。
想起老太太的好處,楊熙眼眶微濕:“是,本就該孝敬老太太的。”
“表姐的經書抄的可好了,祖母在天上看見了,一定會誇你的,”沈瑩不忍她傷心,笑著逗她。
去大安寺一事總算是定下來了,楊熙放下心中大石,不枉她年前就開始抄經書。
婉拒了沈瑩邀她去玩耍,將人送至水仙閣門口,楊熙才帶著綠蠟,往玉蘭軒走去。
楊熙本是蜀中江陽人,四年前才至京城成國公府投親。
說來是一段很長的故事。
楊家是蜀中大族,世代居於江陽,楊熙祖父楊聞年輕時,曾是明宗年間的進士,年輕俊秀的進士,家裏又是地方大族,在京中自然受到不少青睞,不然也不會有“榜下捉婿”一說。
時年二十,還未成家的楊聞,便受到了當時還是成安候府的沈家二老爺賞識,沈二老爺與他相交不久,覺得他是個值得托付的人,便將女兒嫁與他,這便是楊熙祖母沈氏。
楊聞與沈氏成親後不久,楊聞便因直言敢諫,得罪了權臣,被罷官回家,後又因時任四川布政使大人的賞識,起覆為一地父母官。
祖母沈氏也跟著去了江陽老家,生下了獨子,也就是楊熙的父親。
楊父學問上不如其父,只考上了舉人,成年之後娶了江陽本地鄉紳的女兒,生下楊熙和弟弟楊淩。
楊聞致仕前,托了同僚,給兒子謀了個令尹的缺,在玉澤縣。
玉澤縣雖也在蜀中,但是離江陽甚遠,又常年水患不斷,楊父憂心嬌妻幼子,遂將她們留在江陽,自己獨身赴任,一年也只得一回,能回家來,只時不時的寫了家書回來報平安。
楊熙母子三人便在家侍奉祖父母,幫父親盡孝,外有為官的父親,內有族人幫襯,楊家的日子,不說富貴榮華,也平安喜樂。
可惜天有不測風雲,弘正十二年,也就是六年前,楊熙八歲時,玉澤一帶十八縣鬧水災,這次的水患不同於以往的小打小鬧,乃是真正的大災。
堤壩被沖毀,農田被淹城一片汪洋,大水還曾淹到玉澤縣城外不遠的村子。
身為令尹,楊父一直守在玉澤縣城,不曾退卻,眼見水災快過去了,上游各縣都在組織人手重修堤壩了,楊父卻突然在一次巡視中,遇見突發的大水,然後以身殉職。
楊父身死的消息傳回,楊母當即昏厥,不省人事。
楊母本性柔弱,又與夫君感情至深,竟自此一病不起,不到半年,扔下公婆與一雙兒女,隨丈夫而去。
祖父母年紀大了,接連遭受兒子媳婦去世的打擊,操辦了兩場葬禮,越見羸弱,沒多久,也相繼去世。
一年內失去所有至親的楊熙姐弟,還來不及悲傷,便逐漸發現,他們的日子,變得艱難起來。
偌大的家產,只剩下一個八歲的幼女,和一個五歲的稚子,如何不使人動心。
楊聞是獨子,沒有兄弟姐妹,楊熙父親也是如此,在整個楊家,便是最親近的族人,也是出了五服的,如此一來,便有人起了歹心。
楊家的族人,串通起來,將楊熙和楊淩圈在莊子上,然後聯合族老,企圖霸占楊熙家產。
楊熙姐弟全無所覺,還一心等著族人商量完喪事,再決定姐弟二人交由誰照顧,族叔把楊熙帶到莊子上,她才覺不對,想起了祖母去世之前所言。
祖母沈氏出自京城大家族,族人多了,紛爭也多,沈氏自小就見慣了這些陰私之事,怕自已去後,楊熙姐弟無人可依,又擔憂有拿起子見姐弟倆年歲尚幼,起了壞心思的人,便給楊熙講了些早年她見過的事。
楊熙想起祖母說得話,又看莊子上並沒有人管她們,便知這是要放任她們自生自滅了,她慌了神,這要是只有她自己也就罷了,楊淩也被關在這裏,要是真如她想的那樣,那他們這一脈不就絕了嗎?
楊熙終日惶惶不安,思索著該怎麽逃出困境,幸而沒過多久,有楊家忠仆前來相救,將楊熙姐弟送至母親娘家。
娘家只是小小鄉紳,不能與江陽豪強楊氏抗衡,楊熙這些日子,也見識了族人的醜惡,怕連累外祖家,便說要回楊家。
外祖不允,言她若回,必死無疑。
楊熙最後還是說服了外祖一家,無他,皆因她想起祖母也曾說起自己出自成安侯府。
外祖一家奈何不了楊氏族人的貪婪,但是成國公府,楊熙倒要看看,族人是不是也敢不放在眼裏。
將弟弟留在外祖家,在忠仆的幫助下,楊熙回了家裏,拿出祖母留下的憑證,當著族長,族老,和所有族人的面,言明自己要去京城投奔成國公府。
至於自家的產業,一半留給族裏,算是她父親對族人的最後一點心意。
另一半,一部分留給她弟弟,一部分作為給國公府的孝敬。
若是族長答應了,那她一月之內,必定說到做到。
若是不答應,她今日就一頭撞死在祠堂裏,讓祖先們看看,子孫後代們,是如何逼死一個小小孤女的。
楊氏眾人懾於成國公府的威名,和她小小年紀便有魚死網破的決心,商量半日,最後還是拿了一半的家產,放她與弟弟離去。
楊熙托外祖變賣家產,外祖以為風波已過,還是留在江陽安穩自在。
楊熙搖頭,這些日子,她也看出來了,她之所以能成功說服族人,蓋因成國公府的威懾,和她不要命的威脅。
若是她不走,族人見威脅不在,知道她只是狐假虎威,必會卷土重來,到那時,別說成國公府的名號,就是成國公親至,也不一定救得了她。
外祖無法,只得應了她。
半月後,拜別外祖一家,楊熙帶著楊淩,和十幾個仆人,踏上了上京城的路。
出了江陽,楊熙才知道,弘正十二年的水患,到底有多嚴重。即便過去了一年,路上仍有不少人鬻兒賣女,以求活命。
素月便是在蜀中買下來的。
原本楊熙要趕路,不欲多事,一路行來,見有人賣兒賣女,也從不多看,世間多苦難,這一年多,她見得夠了,心也冷了不少。
且不說這一月餘有多坎坷,去了京城,也不見得安穩無憂,她自己尚且自顧不暇,又何來的同情心,去管別人呢。
行至潘澧縣,楊熙一行準備棄車登船,經靈州至長安,再一路向北,去往京城。
一個瘦弱的小姑娘,忽然沖出來,抱住她的腿哭道:“這位公子,求您買下我,我會做飯洗衣打掃,會女工縫補,還會幹農活,養豬放羊,我都能做,求您買下我。”
仆人上前驅趕,怎奈她死活不松手。
楊熙無奈,出門在外不方便,她一直穿的男裝:“這位姑娘,你先起來,我不買人。”
聽到楊熙拒絕,她抱得更緊了:“公子,我真的什麽都會做,我力氣大,吃得少,您不用給工錢,給口飯吃就行!”
跟著楊熙的只有幾個世代服侍楊家的仆人,男仆不便上前拉扯一個小姑娘,三個中年仆婦顧忌楊熙,也不敢使大力,誰知這姑娘偏又是個力氣大的,拉不開她,只得看著楊熙。
楊熙嘆口氣,這樣的場面,她看得也不是第一回了,有那賣兒賣女,或是自賣自身的,見著衣著稍好些的,便上前求人,只盼那被求的心軟,往常她都是遠遠的走開,今日只是稍作停留,被拉住的人變成了她。
見她果真力大,楊熙已是動了心思,身邊沒個年紀合用的婢女,委實不方便。
前幾日她能將就,不過是因為路途遙遠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若是買了個不好的,解決起來也麻煩。
現在有了個自己送上來的的,長得如何,楊熙不計較,她敢說自己什麽都會做,想來也是,這年頭,農家姑娘有幾個不會的。
再說,現在買來伺候她的,最好是能吃苦的,才能熬得住上京的路。雖則這樣想,卻也要問清楚,別是個騙子。
“你為何自賣自身?別人家的,都是父母來賣的。”
“回公子,我、奴婢家裏親母早逝,後母不慈,去年水患,家中顆粒無收,後面要將我、不,奴婢賣入王地主家裏,當他的第九房小妾,奴婢本想從了後母,以報父親養育之恩,奈何那地主家有河東獅,前幾房小妾死的死,殘的殘,每一個有好下場的。奴婢雖想孝順父親,卻不願落得如此,便從家裏逃了出來。”
腦子還算清醒有條理,說出來的話倒像是讀過書的,楊熙點點頭,再問:“碼頭上這麽多人,為何獨獨選了我?”
衣裳雖破舊,但是縫補的不錯,還算幹凈整潔,身上也沒有長途跋涉的痕跡,看樣子,這姑娘不是在這兒等了一段時間,就是家就在附近的。
“因為奴婢見公子您愛護弟弟,也......想起了我弟弟,後母雖不慈,弟弟與我卻極好,此番公子若要買我,賣身錢奴婢交給父親,也可讓家人渡過難關。”
說完後,她放開了楊熙的腿,端端正正的跪著,等著楊熙的決定。
這時身旁的楊淩目露不忍:“姐姐,要不,就買了她吧。”
“若是買了你,你就要跟著我們去京城,也許,再也回不來了,更見不到你弟弟。”楊熙看著她,淡淡道。
姑娘對楊熙叩首,淚如雨下:“若是活著,總有再見的希望,不走,才是死路一條。”
☆、第 3 章
她說完這一句話,讓楊熙心神巨震。
離開江陽前,楊熙為了活命殫精竭慮,想得都是如何從族人手中保下自己和弟弟的姓名,還有自家數代積累的家業。
待離了楊氏宗族那虎狼之地,楊熙卻不知,前路又在何方。將要去往的京城,她只在祖母的三言兩語中勾勒出了模糊的印象,就是那模糊的印象每每也令楊熙不安。
而她們姐弟要去投奔的成國公府,祖母在家時尚還是成安侯府,況祖母那一輩的人,太久未曾聯系,不知還會不會認她們姐弟。
楊熙沒有告訴任何人,自己心裏的擔憂,可是現在一個自賣自身的姑娘點醒了她,就算前路未蔔又如何呢,只要她和弟弟都能活下去,總有翻身的那一天。
她看了看弟弟,楊淩也擔憂的看向她。
這孩子,這一年來經歷的不比她少,父母早逝,才六歲的小人兒,就會安慰姐姐,孝敬祖父祖母。祖父祖母去後,更是一夜間長大了許多。面對族人的逼迫,還知道護著姐姐。
楊熙說要離開江陽,他也沒有半點不願,只是些舍不得家,卻也聽從長姐的安排,踏上了遠離故土的路。
一路走來,不管路上有多艱難,這自出生就由長輩們寵著,有長姐護著的嬌氣小少爺,全無往日裏的任性嬌縱,從不肯哭一聲,不肯說一句苦累。
經歷了生離死別,又見識了族人的醜惡嘴臉,楊熙和楊淩都明白一個道理,再沒有人,能給她們遮風擋雨。日後,也只有姐弟倆互相扶持著走下去了。
楊熙想,從今往後,她和弟弟要好好的活下去,為了自己,也為了弟弟,更為了有朝一日,能夠回到江陽,讓那些欺淩過她們的族人看看她們姐弟是如何重振楊家的。還有就是,報答外祖一家危難中的回護,再到祖父祖母,父親母親的墳前磕頭盡孝。
她最終買下了那個姑娘,給了十兩銀子的,簽了死契,讓她把錢拿回家裏給父親,往後再不要想著以前的家,從此以後便是楊家的人了。
翌日,楊熙帶著眾人離開了蜀中。
上京的路途中,遭遇了很多事,楊熙現在回想起來,仍覺得不可思議,自己竟然真的帶著弟弟,平安的到了京城。
弘正十二年的水患,造成了無數人家破人亡,那些因天災人禍,沒有生計的人,落草為寇的不在少數。楊家一行人,跟著商隊同行,也遇見過幾遭。
幾番下來,忠仆已是死的死,離得離。
楊熙也並未為難他們,能在危難之中冒險從族人手中救出自己和弟弟,已是難得,何必強求更多。要走的她都還了身契,未免他們沒了活路,還給了幾兩銀子。
及至京城,身邊剩下的,也只有大管家楊成夫婦,和他們半大的小子楊平,還有半路買下的金月。
不知成國公府會不會收留她們,楊熙讓楊成夫婦先在外面安頓,她手裏還有些銀子,若是投奔不成,便在京城買個小院子先住著。將來再找個生計,也許是買個小鋪子做些小生意,也能養活一家人,還能把弟弟送去念書。
楊熙作了最壞的打算,給了楊成銀子,讓他先去置辦起來。然後帶著弟弟,金月楊平,去了成國公府。
成國公府位於內城西邊,此地乃是勳貴聚集之地,許是貴人多的原因,整條街雖寬敞大氣,但卻沒有幾個人。
按著客棧裏打聽來的地址,來到沈家所在的通錦巷,只有一家府邸占了整條街,大門上懸著成國公府的牌子,府門緊閉,門外是兩只張牙舞爪的石獅子。
楊淩不安的撰著姐姐的袖子,感覺到他的無措,楊熙拍拍弟弟的手,無聲的安撫他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書名:殘照當樓
作者:鐘聲慢
文案一:
楊熙父母雙亡,帶著唯一的弟弟,成了成國公府裏,寄人籬下的表姑娘。
為了自己,也為了弟弟的前程,楊熙決定,嫁給京城裏最有名的紈絝,謝晉安。
楊熙費盡心機,不惜一切代價,離成功只差一步之遙,卻偏偏遇到一個處處與她作對的趙穆,以致她功虧一簣。
趙穆生平最恨功於心計,表裏不一的女子,卻偏偏遇到一個心比天高的楊熙。
楊熙:我與你無冤無仇,為何阻止我嫁給謝侯爺?
趙穆:因為你......成功的引起了我的註意。
文案二:
眼看就要及?了,還沒說著人家......
楊熙:嗯,這個不錯,家世好,長得也好,那個也行,人好對她也好......哎呀,好難選啊。
趙穆:皇三代,親王爵位,內城王府一座,鋪面莊子若幹,了解一下。
心機表姑娘X正↑直↑衛道士
內容標簽:
搜索關鍵字:主角:楊熙;趙穆 ┃ 配角:沈瑩;謝晉安;張氏;沈蔚;張珂;張瓊;裴謹言;徐媗;蔣雨霏;素月;好多好多 ┃ 其它:路人甲乙丙丁
==================
☆、第 1 章
清晨,成國公府後院,玉蘭軒。
大丫鬟素月推開窗,接連幾天的春雨,總算是停了,院子裏的花花草草抽了新芽,嫩嫩的綠色,甚是喜人,玉蘭軒裏最多的玉蘭花,也打了花苞,滿樹都是潔白的骨朵兒。
想著姑娘昨晚睡得晚,素月便不急著去叫。近來姑娘煩心太多,精神不佳,不如多睡一會兒。
“素月,表姑娘可起來了?”
另一個大丫鬟綠蠟從院門外進來,脆生生的聲音,驚起了了樹上的鳥兒。
“噓......姑娘昨兒睡得晚,別驚著了。”素月皺眉道,這個綠蠟,總是這樣,明明都十六了,還跟個小孩子一樣,冒冒失失的。
綠蠟是府裏的家生子,性子活潑跳脫,因是初來時,先老太太給的,姑娘也不拘著她,便養成了這一副心直口快,萬事不慮的脾性。
“那可不好,太太可說了,今兒要請安的。”
素月小聲道:“姑娘病才將好,今兒多睡了一會兒,也不礙什麽,想來太太也不會說什麽。”
雖則是這樣說,但素月心裏也有些拿不準。
近來多雨,路上濕滑,玉蘭軒和水仙閣在後面園子裏,離前頭正院頗遠,又兼府裏的兩個姑娘都病了,國公夫人便在半月前免了每日的晨昏定省。
還是姑娘自己過意不去,昨兒探望瑩姑娘時,正巧兒夫人也在,問了何時請安,夫人才說:“若是無事,明日便來陪我說說話。”
這才有了今日的請安。
可姑娘卻......哎,總歸是太太說了的,也不好不去,若是誤了時辰,即便太太不會說什麽,可府裏的下人們也有說嘴的。
姑娘一個外姓,怎麽好落人口實,哪怕是為了名聲呢。
想到府裏有些下人的做派......罷了,還是把姑娘叫起來吧。
素月走近內室,剛想叫人,就聽見素色的簾子內,傳來自家姑娘不甚清晰的聲音:“可是素月?什麽時辰了?”
“姑娘,是奴婢,再過一刻,便是辰時了。”看姑娘醒了,素月忙上前,支起簾子。
一只素白纖細的手,緩緩伸出來。
楊熙昨日心裏想著事,所以睡得晚,今早起來,覺得頭重腳輕,難受得緊。
她慢慢扶著床柱坐起來,見素月立著,一臉擔憂的看向自己,便問:“可是有什麽不妥?”
素月答道:“姑娘,您的起色不大好,要不.....今兒就不去了。”
姑娘原本就體弱,守了幾年的孝,越發的瘦了,十四歲的姑娘了,身量還比不得小兩歲的大姑娘。
前兒就是貪涼吹了會兒風,就病得起不來身,吃了幾日的藥才好。
也是昨夜睡得晚,今早起來可不就現出來了麽,蒼白的小臉兒,沒什麽血色,看著不康健,素月憂心忡忡地想,這樣下去也是個辦法,得想個法子,好好給姑娘補補。
“不好,你扶我起來洗漱,”楊熙堅持要去,素月知她脾性,說了就斷不會收回去,無法,只得由著她。
找出一身半新的月白色衣裙給楊熙穿上,雖已出孝,卻不好太過艷麗。
素月吩咐幾個小丫頭打水來,一面伺候楊熙梳洗,一面問:“姑娘早膳還是回來再吃?”
“許是在太太那兒吃,也不一定,你給我留些糕點。”
“是,”素月點頭,拿起木梳,給楊熙梳頭發。
楊熙頭發有些細,發梢有些黃,不太好梳,不像別的大家閨秀,都有一頭烏黑油亮的秀發,她家姑娘長得好,卻虧在這上頭了。
一連守了五六年的孝,吃的還不如府裏有些臉面的下人,能長得好就奇了。
幸好楊熙的頭發洗得勤,近來用多了頭油,這才好了些。
素月又把梳子拿水沾濕了,才梳開來。
挽了個百合髻,擦了些雪膚膏,帶上一根白玉簪子,見臉色實在不好,楊熙叫素月拿來胭脂,用帕子稍稍沾了些,輕輕拍在臉上,看上去總算好了些,起碼不白的嚇人了。
楊熙暗道,幸好幸好,出了孝這些都能用了,否則頂著這副樣子去,太太恐怕會以為她故意做出受了委屈的樣子給人看呢。
她叫來綠蠟:“你去水仙閣看看,大姑娘可起了,若是起了,便來回我,我去找她,與她一同去正院。”
大姑娘便是國公爺與太太的嫡女,也是唯一的女兒,如今十二歲了,是整個府裏最受寵的,連兩個少爺都比不了。
綠蠟最愛這種輕省的活兒,又能去大姑娘跟前露臉,如何不願,喜得眉開眼笑。
“是,奴婢這就去。”
說完,便匆匆跑出去了。
屋裏端水的紫玉咯咯笑道:“伺候姑娘時,綠蠟姐姐一點兒不搶著,去別的院裏,倒跑的比誰都快。”
紫玉是外院大管事的小女兒,現在才十一歲,年齡太小,還當不得大丫鬟,再者玉蘭軒裏也沒有大丫鬟的缺了,便只能做個三等丫鬟,幹些輕省的活兒,等著哪裏有好的缺了,便調過去。
府裏的姑娘原本身邊是二等丫鬟的,但是玉蘭軒的綠蠟和素月,一個在老太太那兒就是二等,一個是跟著楊熙來京城的情分,太太便當初索性提了一等,如此一來,楊熙這裏的缺就滿了,是以,玉蘭軒裏沒有二等丫鬟。
同時提上來的,還有水仙閣的紅玉,這丫頭原也是老太太身邊。
紫玉素來看不慣綠蠟的做派,時不時就會出言譏諷,刺一刺綠蠟,偏她老子得力,在府裏也是有頭有臉的,綠蠟還真不能把她怎樣,頂多也就是瞪她兩眼。
她有底氣敢這樣指責比她高兩級的綠蠟,同為大丫鬟的素月可沒有:“小點兒聲,仔細你綠蠟姐姐聽見了。”
紫玉吐了吐舌頭,不以為意,但到底對素月沒什麽不滿,就端起水出去了。
看她好歹住了口,素月總算松了口氣,屋裏三五不時就要來這麽一場,便是丫頭們礙於兩人的身份,都不敢說什麽,她還能勸兩句,不是她多好心,只是若任她們鬥嘴不管,沒得擾了姑娘心情。
其實她自己心裏對綠蠟未嘗不是沒有想法,綠蠟心高氣傲,不將姑娘放在眼裏,若不是老太太命她伺候姑娘,她如何會來玉蘭軒,怕不是一心想著水仙閣,便是往更好的地兒去了。
想歸想,她一個外面來的,怎麽敢管老太太給的大丫鬟。
楊熙與她主仆多年,如何不知她心思,拍拍她的手安慰道:“無妨,咱們好好兒的就行。”
玉蘭軒大大小小十幾個丫鬟婆子,也只有素月是一心一意的為她,其他的,不過是礙於府裏的命令,才來伺候她一介孤女罷了,她又何必太計較呢。
楊熙知沈瑩素來起得晚,便拿出書來看,正好也能醒醒神,她實在有些頭暈。
自老太太去後,太太說疼惜姑娘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,起得太早了,身子骨長不結實,請安的時辰便改成了辰時三刻。
大約一刻鐘後,綠蠟回來了。
“大姑娘起了,讓表姑娘過去呢。”
“嗯,”她點點頭,喚來素月,“你留在院子裏,讓綠蠟跟著我。”
素月心知這話是說給綠蠟的,跟著姑娘出去,多露臉的事,又是去大姑娘和太太那裏,玉蘭軒沒哪個丫鬟不想的。
但在玉蘭軒裏,最常被楊熙帶出去,卻是綠蠟。以前是給老太太做臉,現在,則是給太太看的。
她看了一眼綠蠟,果然見她一臉喜色,還隱隱有些得意。
素月低頭 ,不做聲色。
楊熙帶著綠蠟,走去水仙閣。
水仙閣離玉蘭軒不遠,也就是在去正院的路上,走幾步也就到了,以往請安時,楊熙也都要去等沈瑩一起。
府裏只有她們兩個姑娘,平日裏一起玩耍,一起跟著女先生上上課,沈瑩活潑單純,楊熙又有心交好,表姐妹倆的感情,著實不壞。
初春的早晨,剛下完雨,入眼的是一片新綠,各處的花草樹木,欣欣向榮。
楊熙不由得心情也好了些,至於昨夜想得事......世上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,只要她肯花心思,不信老天不給她分毫機會。
想通之後,楊熙倒覺得頭暈的感覺好了一些,遂收斂思緒,往水仙閣裏去。
水仙閣裏,比安靜的玉蘭軒熱鬧的不是一星半點兒。
楊熙還沒進門兒,就聽見沈瑩的聲音:
“紅玉,我簪子呢,快著點兒,表姐馬上就來了!”
楊熙笑著走進去,這個嫣嫣,看來病是真好利索了,聲音都恢覆了往日的活潑。
“哎,找到了,”大丫鬟紅玉手腳利索的把簪子簪到沈瑩的頭發上,見楊熙已經進來了,笑道:“表姑娘來啦,您快瞧瞧,咱們姑娘,今兒也不知發的哪門子瘋,非要帶這喜鵲登梅的簪子,這都多少年前的了。”
這紅玉便是當初跟綠蠟一起在老太太那兒當差的,後來給了沈瑩,她還是楊熙屋裏紫玉的姐姐,因著紫玉的關系,她對玉蘭軒也算有幾分情誼。
楊熙看著沈瑩,笑而不語,這喜鵲登梅簪是老太太給的,楊熙也有一支。
沈瑩見表姐不說話,以為她笑自己呢,便笑罵紅玉:“喲,都敢編排你主子了,信不信我稟了太太,將你賣到山裏去。”
自她過年時聽幾個嬤嬤說京城裏哪家的姑娘被拍花子的偷走了,估摸著是賣到山裏去了之後,每回有丫頭不聽話,便用“賣去山裏”嚇她們。
“那感情好,奴婢巴不得姑娘給個恩典呢,讓奴婢也好去山裏輕省幾日。”紅玉跟她主子鬧慣了,並不當真。
這一屋子的小姑娘,哪個真見過山裏是什麽模樣,只以為山裏都是京郊小湯山那樣的呢。
國公府在小湯山有溫泉莊子,老太太去世以前,太太每年都帶幾個孩子去耍,這些丫頭們也跟著去過。
見威脅不奏效,沈瑩不依,抱著楊熙的手撒嬌道:“表姐你看,這丫頭如今爬到我頭上來了。”
楊熙笑她:“你自個兒的丫頭,怪誰?”
“表小姐明鑒,”紅玉福身,笑著退了出去。
“這丫頭,哼,鈴蘭,今兒你跟著我,咱們不要她了,”沈瑩叫另一個大丫鬟鈴蘭。
鈴蘭也笑道:“姑娘別啊,我可是紅玉姐姐一邊兒的,要不,您把我們都賣去山裏罷。”
“好啊,你們都敢拉幫結派了,看來我這個姑娘,遲早也是被你們磋磨的命了,”沈瑩唉聲嘆氣。
屋裏眾丫頭知她故意如此,都笑得不行,水仙閣裏,歡聲笑語就沒停過。
直到沈瑩的奶嬤嬤王氏來了,她最恨丫鬟們與姑娘調笑,眾丫鬟不敢再肆意,紛紛幹正事兒去了。
王嬤嬤早聽到屋裏的動靜,知曉是丫頭們在跟姑娘貧嘴,挨個兒瞪了一眼,對沈瑩道:“姑娘也別太慈和了,縱得她們無法無天。”
沈瑩擺擺手:“嬤嬤想多了,我就是跟她們鬧著玩兒的。”
然後拉過楊熙:“走,表姐,咱們請安去。”不再理王嬤嬤。
王嬤嬤這才看見楊熙,微一福身:“老奴眼拙,沒看見表姑娘也在,請表姑娘贖罪。”
她雖說著請罪,臉上卻無請罪的樣子,連頭都不曾低下。
這王嬤嬤原是太太娘家的家生子,後來做了太太的貼身丫頭,太太出嫁時,便闔家做了配房來沈府,後來太太生了三個孩子,前兩個少爺是請的奶娘,唯有沈瑩,是她奶大的,對沈瑩,她看得比太太都緊,生怕屋裏的丫頭們怠慢了她。
即是外面來的,又是隔了老遠的表姐楊熙的她都盯得死死的,唯恐這鄉野的表姑娘不知禮儀,欺負了自家姑娘。
楊熙習慣了王嬤嬤的做派,倒是不在意她的態度,側過身,未受她的禮:“嬤嬤嚴重了,不值什麽。”
又對沈瑩道:“走吧,免得太太起來了,還不見咱們呢。”
說完便先一步帶著綠蠟,走了出去。
其實不但是王嬤嬤,府裏那些稍有些臉面的下人,那個不在背後說她幾句。
什麽鄉下來的破落戶,什麽貪慕國公府的權勢,剛來時有老太太鎮著,說的人倒不多,也不敢叫她聽見,但是後來嘛......聽了幾年,她早不在意了。
沈瑩知道奶娘的德行,也勸過幾回,無奈她就是認定了楊熙不好,只能盡量讓她少撞見楊熙。
昨日表姐來看她,約好了今日一起去請安,她便早早的打發了丫頭,叫奶娘今日好生歇著,不用來水仙閣。誰知她竟還是來了。
哎,沈瑩無奈,也虧得表姐大度,不愛計較,不然她還真不好做人了。
“嬤嬤何必,表姐什麽樣兒的人,我如何能不知?”她說完,也不管王嬤嬤,叫上鈴蘭,匆匆跟了上去。有王嬤嬤在,紅玉便不肯出來。
王嬤嬤還在後頭嘀咕:“姑娘你年紀小,不懂得知人知面不知心......”聽她說的越發沒體統,沈瑩走得越發快了。
☆、第 2 章
表姐妹兩人來到德馨院,外頭傳話的丫頭見姑娘們來了,行了禮一疊聲兒的進去稟報:“太太,大姑娘和表姑娘來了。”
成國公夫人,沈家的當家太太張氏,此時已洗漱完畢,正坐在炕上等著她們了,一屋子的丫鬟嬤嬤立在邊兒上伺候著。
沈瑩到自家親娘這裏,自不需拘束,快步進了內室,挨到張氏身邊坐著。
“母親,我餓了,快上早膳吧。”
楊熙也上前行禮,張氏點點頭,然後退到一邊,讓她們母女二人說話。
張氏點點女兒額頭,嗔道:“也不問母親睡得好不好,可用過膳了,一來就會要吃的。”
沈瑩膩到她懷裏,順著張氏剛才的話撒嬌:“母親昨夜睡得可好?胃口可好?若是都好,快讓女兒也好好用膳嘛。”
“整天就想著吃,你一個姑娘家,當心胖了被人嫌,”張氏捏著沈瑩有些嬰兒肥的臉,嫌棄道。
“我才不胖呢,”她辯解,“我這是珠圓玉潤,表姐,你說是不是?”
楊熙抿嘴一笑:“是是是,咱們嫣嫣一點兒都不胖,嫣嫣是全京城最好看的姑娘。”
“母親你看~表姐取笑我~~~”知道楊熙故意這樣說,沈瑩紅著臉不依。
沈瑩小字嫣嫣,幼時老太太常逗她,說她是全京城最好看的姑娘,小沈瑩信以為真,便也跟著老太太說,直到長大了,才知道這話有多羞人,再不許人提起的。
“你呀,什麽時候能懂事,若是有你表姐半分穩重,我呀,就不愁了。”張氏看著天真懵懂的小女兒。
張氏敢說,楊熙也不敢應:“嫣嫣還小,正是天真可愛的時候,太太不必心急,過幾年大了,自然就懂事了。”
楊熙想,若不是沒法天真,又有願意懂事呢?
何況張氏有多寵沈瑩,楊熙早就見識過了,這時候萬不能順著張氏的話說。
“熙兒說的是,”楊熙的話讓張氏很滿意,她也就是隨口一說,並不真的認為女兒哪裏不好。
穩重有穩重的好處,可還是那句話,若不是沒人疼著寵著,誰不願意天真一輩子呢。
想著女兒還沒吃早膳,張氏叫來丫鬟:“半夏,問問小廚房,早膳可好了,快去傳上來,別把咱們大姑娘餓著了。”
德馨院有小廚房,平日裏不論是要早膳,還是要點心茶水都便宜,且都是新鮮又熱乎的,無需去大廚房裏慢慢端來,這天兒還涼著呢,指不定飯菜在路上就涼了。
半夏應了退下,屋裏子便剩下張氏和沈瑩,楊熙,還有別的幾個丫鬟。
張氏身邊有四個大丫鬟,分別是半夏,靈芝,杏仁,連翹,主要伺候張氏起居和房裏事務。底下還有四個二等丫鬟,跟著一等的四個做事,是預備著一等年齡大了,將來放出去,好替換用的。還有八個三等丫鬟,還有若幹粗使丫鬟,在此不一一贅述。
另有四個嬤嬤,其中王嬤嬤給了沈瑩作奶嬤嬤,還有李嬤嬤,白嬤嬤,周嬤嬤,管著內院的大小事務。
此外,還有內外的管事仆婦,因著張氏是管家太太,掌著府裏的大小事務,每日裏來回事的人太多,楊熙也只記得要緊的幾個。
用罷早飯,張氏讓沈瑩和楊熙各自回去,回事的仆婦來了,正院人多事忙,別沖撞了兩個姑娘。
沈瑩卻不肯走,還有一事未說呢:“母親,近日是不是要去大安寺為祖母作法會?”
二月出的孝,如今都三月了,卻還沒去寺裏給老太太作法會。
“嗯,等你父親休沐便去,”張氏翻著賬本,不甚在意道。
老太太孝期剛滿,國公爺便起覆了,平日裏公務繁忙,又要上朝又要去衙門,不得空閑,老太太的三周年忌日法會,便只能等休沐日。
“母親,我能去嗎?”沈瑩伸出蔥白似的手指,指著自己的鼻子。
張氏合上賬本,叫回事的仆婦先下去,轉頭對沈瑩道:“去問你父親,若是他答應了,你就去。”
“謝母親,”打從守孝起,就再沒出過府,沈瑩早憋得不行,此時得了母親應允,如何不高興。
至於父親,他最疼女兒了,有不答應的時候嗎?
看她高興地樣子,張氏摸摸女兒紅潤的小臉兒:“行了,收斂著點兒,一年趕一年的大了,一點小事就值得你高興成這樣。”
又看向楊熙:“熙兒也去,把你抄的佛經燒給老太太,也不枉她老人家疼你一場。”
老太太生前信佛,在榮暉院裏供著小佛堂,楊熙剛來那年就跟著一道兒禮佛。
年前抄了不少佛經,原本拿不準能不能去的,現在太太應了,也算是圓了楊熙的心願。
想起老太太的好處,楊熙眼眶微濕:“是,本就該孝敬老太太的。”
“表姐的經書抄的可好了,祖母在天上看見了,一定會誇你的,”沈瑩不忍她傷心,笑著逗她。
去大安寺一事總算是定下來了,楊熙放下心中大石,不枉她年前就開始抄經書。
婉拒了沈瑩邀她去玩耍,將人送至水仙閣門口,楊熙才帶著綠蠟,往玉蘭軒走去。
楊熙本是蜀中江陽人,四年前才至京城成國公府投親。
說來是一段很長的故事。
楊家是蜀中大族,世代居於江陽,楊熙祖父楊聞年輕時,曾是明宗年間的進士,年輕俊秀的進士,家裏又是地方大族,在京中自然受到不少青睞,不然也不會有“榜下捉婿”一說。
時年二十,還未成家的楊聞,便受到了當時還是成安候府的沈家二老爺賞識,沈二老爺與他相交不久,覺得他是個值得托付的人,便將女兒嫁與他,這便是楊熙祖母沈氏。
楊聞與沈氏成親後不久,楊聞便因直言敢諫,得罪了權臣,被罷官回家,後又因時任四川布政使大人的賞識,起覆為一地父母官。
祖母沈氏也跟著去了江陽老家,生下了獨子,也就是楊熙的父親。
楊父學問上不如其父,只考上了舉人,成年之後娶了江陽本地鄉紳的女兒,生下楊熙和弟弟楊淩。
楊聞致仕前,托了同僚,給兒子謀了個令尹的缺,在玉澤縣。
玉澤縣雖也在蜀中,但是離江陽甚遠,又常年水患不斷,楊父憂心嬌妻幼子,遂將她們留在江陽,自己獨身赴任,一年也只得一回,能回家來,只時不時的寫了家書回來報平安。
楊熙母子三人便在家侍奉祖父母,幫父親盡孝,外有為官的父親,內有族人幫襯,楊家的日子,不說富貴榮華,也平安喜樂。
可惜天有不測風雲,弘正十二年,也就是六年前,楊熙八歲時,玉澤一帶十八縣鬧水災,這次的水患不同於以往的小打小鬧,乃是真正的大災。
堤壩被沖毀,農田被淹城一片汪洋,大水還曾淹到玉澤縣城外不遠的村子。
身為令尹,楊父一直守在玉澤縣城,不曾退卻,眼見水災快過去了,上游各縣都在組織人手重修堤壩了,楊父卻突然在一次巡視中,遇見突發的大水,然後以身殉職。
楊父身死的消息傳回,楊母當即昏厥,不省人事。
楊母本性柔弱,又與夫君感情至深,竟自此一病不起,不到半年,扔下公婆與一雙兒女,隨丈夫而去。
祖父母年紀大了,接連遭受兒子媳婦去世的打擊,操辦了兩場葬禮,越見羸弱,沒多久,也相繼去世。
一年內失去所有至親的楊熙姐弟,還來不及悲傷,便逐漸發現,他們的日子,變得艱難起來。
偌大的家產,只剩下一個八歲的幼女,和一個五歲的稚子,如何不使人動心。
楊聞是獨子,沒有兄弟姐妹,楊熙父親也是如此,在整個楊家,便是最親近的族人,也是出了五服的,如此一來,便有人起了歹心。
楊家的族人,串通起來,將楊熙和楊淩圈在莊子上,然後聯合族老,企圖霸占楊熙家產。
楊熙姐弟全無所覺,還一心等著族人商量完喪事,再決定姐弟二人交由誰照顧,族叔把楊熙帶到莊子上,她才覺不對,想起了祖母去世之前所言。
祖母沈氏出自京城大家族,族人多了,紛爭也多,沈氏自小就見慣了這些陰私之事,怕自已去後,楊熙姐弟無人可依,又擔憂有拿起子見姐弟倆年歲尚幼,起了壞心思的人,便給楊熙講了些早年她見過的事。
楊熙想起祖母說得話,又看莊子上並沒有人管她們,便知這是要放任她們自生自滅了,她慌了神,這要是只有她自己也就罷了,楊淩也被關在這裏,要是真如她想的那樣,那他們這一脈不就絕了嗎?
楊熙終日惶惶不安,思索著該怎麽逃出困境,幸而沒過多久,有楊家忠仆前來相救,將楊熙姐弟送至母親娘家。
娘家只是小小鄉紳,不能與江陽豪強楊氏抗衡,楊熙這些日子,也見識了族人的醜惡,怕連累外祖家,便說要回楊家。
外祖不允,言她若回,必死無疑。
楊熙最後還是說服了外祖一家,無他,皆因她想起祖母也曾說起自己出自成安侯府。
外祖一家奈何不了楊氏族人的貪婪,但是成國公府,楊熙倒要看看,族人是不是也敢不放在眼裏。
將弟弟留在外祖家,在忠仆的幫助下,楊熙回了家裏,拿出祖母留下的憑證,當著族長,族老,和所有族人的面,言明自己要去京城投奔成國公府。
至於自家的產業,一半留給族裏,算是她父親對族人的最後一點心意。
另一半,一部分留給她弟弟,一部分作為給國公府的孝敬。
若是族長答應了,那她一月之內,必定說到做到。
若是不答應,她今日就一頭撞死在祠堂裏,讓祖先們看看,子孫後代們,是如何逼死一個小小孤女的。
楊氏眾人懾於成國公府的威名,和她小小年紀便有魚死網破的決心,商量半日,最後還是拿了一半的家產,放她與弟弟離去。
楊熙托外祖變賣家產,外祖以為風波已過,還是留在江陽安穩自在。
楊熙搖頭,這些日子,她也看出來了,她之所以能成功說服族人,蓋因成國公府的威懾,和她不要命的威脅。
若是她不走,族人見威脅不在,知道她只是狐假虎威,必會卷土重來,到那時,別說成國公府的名號,就是成國公親至,也不一定救得了她。
外祖無法,只得應了她。
半月後,拜別外祖一家,楊熙帶著楊淩,和十幾個仆人,踏上了上京城的路。
出了江陽,楊熙才知道,弘正十二年的水患,到底有多嚴重。即便過去了一年,路上仍有不少人鬻兒賣女,以求活命。
素月便是在蜀中買下來的。
原本楊熙要趕路,不欲多事,一路行來,見有人賣兒賣女,也從不多看,世間多苦難,這一年多,她見得夠了,心也冷了不少。
且不說這一月餘有多坎坷,去了京城,也不見得安穩無憂,她自己尚且自顧不暇,又何來的同情心,去管別人呢。
行至潘澧縣,楊熙一行準備棄車登船,經靈州至長安,再一路向北,去往京城。
一個瘦弱的小姑娘,忽然沖出來,抱住她的腿哭道:“這位公子,求您買下我,我會做飯洗衣打掃,會女工縫補,還會幹農活,養豬放羊,我都能做,求您買下我。”
仆人上前驅趕,怎奈她死活不松手。
楊熙無奈,出門在外不方便,她一直穿的男裝:“這位姑娘,你先起來,我不買人。”
聽到楊熙拒絕,她抱得更緊了:“公子,我真的什麽都會做,我力氣大,吃得少,您不用給工錢,給口飯吃就行!”
跟著楊熙的只有幾個世代服侍楊家的仆人,男仆不便上前拉扯一個小姑娘,三個中年仆婦顧忌楊熙,也不敢使大力,誰知這姑娘偏又是個力氣大的,拉不開她,只得看著楊熙。
楊熙嘆口氣,這樣的場面,她看得也不是第一回了,有那賣兒賣女,或是自賣自身的,見著衣著稍好些的,便上前求人,只盼那被求的心軟,往常她都是遠遠的走開,今日只是稍作停留,被拉住的人變成了她。
見她果真力大,楊熙已是動了心思,身邊沒個年紀合用的婢女,委實不方便。
前幾日她能將就,不過是因為路途遙遠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若是買了個不好的,解決起來也麻煩。
現在有了個自己送上來的的,長得如何,楊熙不計較,她敢說自己什麽都會做,想來也是,這年頭,農家姑娘有幾個不會的。
再說,現在買來伺候她的,最好是能吃苦的,才能熬得住上京的路。雖則這樣想,卻也要問清楚,別是個騙子。
“你為何自賣自身?別人家的,都是父母來賣的。”
“回公子,我、奴婢家裏親母早逝,後母不慈,去年水患,家中顆粒無收,後面要將我、不,奴婢賣入王地主家裏,當他的第九房小妾,奴婢本想從了後母,以報父親養育之恩,奈何那地主家有河東獅,前幾房小妾死的死,殘的殘,每一個有好下場的。奴婢雖想孝順父親,卻不願落得如此,便從家裏逃了出來。”
腦子還算清醒有條理,說出來的話倒像是讀過書的,楊熙點點頭,再問:“碼頭上這麽多人,為何獨獨選了我?”
衣裳雖破舊,但是縫補的不錯,還算幹凈整潔,身上也沒有長途跋涉的痕跡,看樣子,這姑娘不是在這兒等了一段時間,就是家就在附近的。
“因為奴婢見公子您愛護弟弟,也......想起了我弟弟,後母雖不慈,弟弟與我卻極好,此番公子若要買我,賣身錢奴婢交給父親,也可讓家人渡過難關。”
說完後,她放開了楊熙的腿,端端正正的跪著,等著楊熙的決定。
這時身旁的楊淩目露不忍:“姐姐,要不,就買了她吧。”
“若是買了你,你就要跟著我們去京城,也許,再也回不來了,更見不到你弟弟。”楊熙看著她,淡淡道。
姑娘對楊熙叩首,淚如雨下:“若是活著,總有再見的希望,不走,才是死路一條。”
☆、第 3 章
她說完這一句話,讓楊熙心神巨震。
離開江陽前,楊熙為了活命殫精竭慮,想得都是如何從族人手中保下自己和弟弟的姓名,還有自家數代積累的家業。
待離了楊氏宗族那虎狼之地,楊熙卻不知,前路又在何方。將要去往的京城,她只在祖母的三言兩語中勾勒出了模糊的印象,就是那模糊的印象每每也令楊熙不安。
而她們姐弟要去投奔的成國公府,祖母在家時尚還是成安侯府,況祖母那一輩的人,太久未曾聯系,不知還會不會認她們姐弟。
楊熙沒有告訴任何人,自己心裏的擔憂,可是現在一個自賣自身的姑娘點醒了她,就算前路未蔔又如何呢,只要她和弟弟都能活下去,總有翻身的那一天。
她看了看弟弟,楊淩也擔憂的看向她。
這孩子,這一年來經歷的不比她少,父母早逝,才六歲的小人兒,就會安慰姐姐,孝敬祖父祖母。祖父祖母去後,更是一夜間長大了許多。面對族人的逼迫,還知道護著姐姐。
楊熙說要離開江陽,他也沒有半點不願,只是些舍不得家,卻也聽從長姐的安排,踏上了遠離故土的路。
一路走來,不管路上有多艱難,這自出生就由長輩們寵著,有長姐護著的嬌氣小少爺,全無往日裏的任性嬌縱,從不肯哭一聲,不肯說一句苦累。
經歷了生離死別,又見識了族人的醜惡嘴臉,楊熙和楊淩都明白一個道理,再沒有人,能給她們遮風擋雨。日後,也只有姐弟倆互相扶持著走下去了。
楊熙想,從今往後,她和弟弟要好好的活下去,為了自己,也為了弟弟,更為了有朝一日,能夠回到江陽,讓那些欺淩過她們的族人看看她們姐弟是如何重振楊家的。還有就是,報答外祖一家危難中的回護,再到祖父祖母,父親母親的墳前磕頭盡孝。
她最終買下了那個姑娘,給了十兩銀子的,簽了死契,讓她把錢拿回家裏給父親,往後再不要想著以前的家,從此以後便是楊家的人了。
翌日,楊熙帶著眾人離開了蜀中。
上京的路途中,遭遇了很多事,楊熙現在回想起來,仍覺得不可思議,自己竟然真的帶著弟弟,平安的到了京城。
弘正十二年的水患,造成了無數人家破人亡,那些因天災人禍,沒有生計的人,落草為寇的不在少數。楊家一行人,跟著商隊同行,也遇見過幾遭。
幾番下來,忠仆已是死的死,離得離。
楊熙也並未為難他們,能在危難之中冒險從族人手中救出自己和弟弟,已是難得,何必強求更多。要走的她都還了身契,未免他們沒了活路,還給了幾兩銀子。
及至京城,身邊剩下的,也只有大管家楊成夫婦,和他們半大的小子楊平,還有半路買下的金月。
不知成國公府會不會收留她們,楊熙讓楊成夫婦先在外面安頓,她手裏還有些銀子,若是投奔不成,便在京城買個小院子先住著。將來再找個生計,也許是買個小鋪子做些小生意,也能養活一家人,還能把弟弟送去念書。
楊熙作了最壞的打算,給了楊成銀子,讓他先去置辦起來。然後帶著弟弟,金月楊平,去了成國公府。
成國公府位於內城西邊,此地乃是勳貴聚集之地,許是貴人多的原因,整條街雖寬敞大氣,但卻沒有幾個人。
按著客棧裏打聽來的地址,來到沈家所在的通錦巷,只有一家府邸占了整條街,大門上懸著成國公府的牌子,府門緊閉,門外是兩只張牙舞爪的石獅子。
楊淩不安的撰著姐姐的袖子,感覺到他的無措,楊熙拍拍弟弟的手,無聲的安撫他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